台灣信用卡大戰!這幾年只要提到刷卡,各大新聞媒體一定繞不開它 —— 玉山銀行,在極短時間內攻下國內信用卡市佔山頭,進軍每個人的皮夾。沒想到 2020 年中急轉直下,福利大縮水、神壇殞落、神卡不再,究竟這個大起大落的背後,是玉山的商業策略還是一場商業賭博?快來看看小編怎麼說吧。
第一點我們先思考的是,玉山銀行怎麼從信用卡賺錢?直接的獲利模式有兩種,一種是刷卡獲取手續費收入,一種是信用卡未如期繳費的循環利率利息收入。
前者各銀行的手續費收入基本都在交易額的 2 %以下,以現在動輒 3% 以上的回饋來看,玉山銀行不只沒賺還要倒貼,而後者的循環利率是只有使用者未如約繳費,銀行才有機會賺到,以市場實際狀況,會去使用信用卡的客戶一個個都精明的很,會需要付循環利率的比例實在不高。
假設你是玉山銀行,到底為何要衝刺發卡量?
首先是關於「回饋」,玉山銀行最知名的 Pi 錢包信用卡為例,回饋的形式採用 P 幣,這種有使用限制的紅利點數一但消費者沒有動用到,就等同銀行端無需負擔相關成本,因此若能夠運用各式活動、合作等在成本夠便宜的情況下引誘效費者消耗紅利點數,就能夠降低成本。
其次是信用卡的額外附加價值。有了信用卡就有客戶的消費狀況、消費記錄與偏好,就能藉此將其他更高獲利的產品如信貸、房貸等,精準推薦給潛在的客戶。
聽起來多好的商業策略?殘酷的現實卻是完全慘敗。
不管是紅利、循環利率、附加產品的推廣都沒有辦法成功獲利,或至少沒有辦法賺到夠多的錢,否則玉山銀行沒有必要縮減卡友福利,這是一條沒有持續性的商業決策,為什麼?問題出在客群特色。
隨著信用卡市場殺成紅海一片,遊戲規則越來越複雜,留下來的玩家都是精打細算的客戶。而上述這些獲利方式都很難從這種客戶身上獲利。講得直白一點,對商人最好的客戶當然是輕輕鬆鬆就在你身上花越多錢的客人,但玉山銀行花費大成本去抓的,卻是最難挖出錢來的這些人。
(延伸閱讀:國泰證券手續費下殺2.8折,金融集團搶獲客。)
讓我們回頭看新聞報導的玉山行動,其實小編是很佩服的。
極速核卡精準解決客戶辦卡核卡等待過久的痛點。大刀闊斧砍掉無效信用卡產品,是高效率的資產運用配置。這些背後都顯示玉山銀行運用數據,大幅提升了效率,可以說是在紅海市場攻城掠地的典範。
但是數據能夠讓玉山更有效率的從這些客人身上挖錢出來嗎?從第一階段看來已經敗了,這些人身上賺錢的難度高於廣告與獲客花費,否則玉山銀行延續氣吞山河的氣勢,大舉收下更多客戶豈不美哉。需記得,所有商業決策都需要發揮戰略價值。
(延伸閱讀:亞太電信在鴻海集團有戰略地位?)
後續若玉山的執行夠確實、夠到位,就有機會拉開金融業競爭新的篇章,並把其他緩慢發展的同業甩在身後。但若未能成功,就會淪為一場商業豪賭,花大錢去買一個可能,是成是敗都掌握在玉山銀行自己手裡了。
--
點評在上,新聞連結在下!
商業周刊 先閃電發卡擴張,再用減法優化資源配置,玉山大砍近半卡種 反逆襲刷卡王國泰世華!
0 留言